歷經四年多建設,長株高速今日終于建成通車,該路是株洲市到長沙市的快速干道,也是株洲及其南部地區到黃花機場的快速通道,株洲終于迎來了機場時代。昨日上午,記者率先體驗了長株高速的快速與便捷。
株洲到黃花機場25分鐘車程
長株高速公路起自長沙縣黃花村北側,終于株洲田心互通,全長41.629公里,其中株洲境內16.205公里(含株洲連接線6.9公里)。長株高速公路主線全長34.7公里,路基寬26米,采用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為120公里/小時。該項目總投資概算25.85億元,2007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
昨日上午9時30分,記者驅車從株洲田心互通,經株洲收費站駛入長株高速主線,高速公路上施劃了行車標線,中央隔離帶、邊坡綠化和公路兩側的防護網已經全部到位。
公路中央沒有設置綠化隔離帶,而是用水泥混凝土隔離帶替代,增加了有效行車路面。9時50分,時速120公里的采訪車到達了朗梨收費站。而朗梨收費站到機場高速大約5分鐘車程,那么可以推算株洲到黃花機場只需25分鐘。
從株洲西收費站上京港澳高速到黃花機場,來回收費共60元。而長株高速株洲田心互通至機場高速過路費為15元,加上代收機場高速通行費5元,共計20元,從黃花機場回株洲收費是25元,來回一趟比原來節約15元。
42公里設8個互通方便出行
長株高速近42公里長的高速公路就設了8個互通,平均每5公里一個互通,這在全國高速公路網絡中是絕無僅有的。
長沙至株洲高速公路起于長永高速公路螺絲塘至黃花鎮區段,接長永高速公路,在兩高速交叉處設立了第一個互通黃花互通;由北往南,第二個互通為預留人民東路互通;繼續向南跨國道G319,在朗梨鎮附近與機場高速公路交叉,設置第三個互通朗梨東互通;后經干杉鄉西,從仙人市鄉東側而過,設立第四個互通為仙人互通;跨過瀏陽河,在長沙縣跳馬鄉境內設置了第五個互通團頭互通,這個互通是為方便當地居民出行和苗木、花木運輸而設的;進入株洲市境內,這里設置了三個互通,云龍示范區內的云田互通,它將對接株洲“兩型社會”試驗區云龍新城,緊隨其后的是龍頭鋪互通,長株高速株洲連接線后終止于田心互通,這是長株高速進入株洲市區的結合點,與株洲市響田路對接。
既是高速公路又是城市道路
長株高速連接了紅易大道、滬昆高速、長沙機場高速和長永高速并作為4條重要公路的轉換線,通車后將有效分流京港澳高速長潭段的交通量,減輕G107國道主干線交通壓力,提高我省南北縱向運輸能力,緩解運輸壓力;還將成為武廣高鐵的主要疏散通道。同時,使長株潭三市之間的聯系更加便捷,有利于交通合理分流。
長株高速的建成,不少株洲市民表示株洲的機場時代到來了。長株高速穿越了長沙經濟開發區和株洲云龍示范區,途經20公里“百里花木走廊”,具有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雙重性質,這對促進株洲當地經濟發展、旅游升溫有很大影響,比如位于云龍示范區內投資50億元的湖南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園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明年5月1日將正式開園營業,屆時長沙市民就可以走長株高速,來這里休閑娛樂。
新聞鏈接
田心立交橋將成株洲標志性建筑
田心立交橋位于長株高速與株洲石峰區田心片區響田路、紅旗北路及紅易大道相交處,是長株高速上的一座大型四層互通式立交。第一層為環形轉盤,第二層北啟紅易大道、南連株洲市紅旗北路,第三層為長株高速主線直通,第四層為紅旗廣場往響田路方向左轉定向匝道。全立交高22米,設計載荷為城A級,橋面總長度達3.3公里,主線寬度20米。
昨日記者在田心立交施工現場看到,工程主體已經完工,工人正在對立交橋下的綠化帶施工,據介紹,田心立交建成后將成為株洲市區一座標志性建筑。
江西萍鄉和宜春赴長乘機更方便
長株高速的通車,鄰近的江西萍鄉和宜春也能受益。江西萍鄉和宜春距離南昌機場分別為258公里和219公里,長株高速竣工通車后,兩市到長沙黃花機場的距離分別縮短為170公里和160公里,也就是講,從江西萍鄉和宜春等地經滬昆高速和長株高速赴長沙乘飛機比到南昌還近。